本篇文章1262字,读完约3分钟

海城注重改革试点的“组合拳”,以新型城镇化解决资金瓶颈,以土地所有权确定所有权和边界,以土地转让培育新的经营主体,以两权抵押释放产权和能力,以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搭建平台,以股权和能力平衡利益分配,实现各改革试点的相互支持和整体推进,实现海城为国家检验制度、增强发展动力、谋求未来的目标。

海城市充分发挥改革优势,突出农村市场化主题,以15个国家改革试点为四大支柱和八大支柱,以现实改革为血肉,突破发展瓶颈。二者相结合,创造性地出台了30项县域经济市场化改革决策,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县域综合改革体系,启动了农村各要素和链条的综合改革。西四镇习水新村的村民是此次农村改革的最大受益者,习水新村的成就是海城农村改革的缩影。

海城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

四年前,它与普通农村没有什么不同,甚至是“五年一涝,十年一涝”的沿河村,“晴天土,雨天泥”的落后村,“山川不变”的贫困村。2014年,“土地增减挂钩”示范工程在全省率先实施,出现了“盘活农村土地资产,改变农村生活环境”的新路子。如今,由西四村和响水村合并而成的西水新村,生态宜居、整洁,村民生活良好,人民安居乐业。搬迁区分为五个功能区:居住区、物资储存区、公共服务区、休闲娱乐区和湖泊景观区。除了住宅建筑,还有小学、幼儿园、娱乐广场等区域,它们已经成为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
海城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

村民们住在这栋楼里后,他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丁大姐说,她被感染的“毛病”是城里人爱干净。在温室完成工作后,她必须换衣服;晚饭后,她会在社区里散步、跳舞、健身和打扑克,过着城市人的生活。

生活环境改善了,经济条件怎么能不落后呢?习水新村支部书记朱忠良介绍说,他们从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入手,制定规划,调整结构,通过实施“土地增减挂钩”工程,新增耕地1000亩,增加18家商业店铺,利用城乡土地差异收取村集体附着物和土地补偿费。通过增加村集体可操作资产,习水新村集体资产超过3500万元,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。全村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、超级稻生产、稻田养蟹、畜禽养殖、服装加工、餐饮服务、农机运输等七大类产业链,通过招商引资和对外转移,将1000亩集体土地全部规划为设施农业社区,并将其定位为海城西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高标准示范基地。

海城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

2015年5月,习水新村被农业部、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林业局授予“农村集体资产共享权改革试点村”。

市委改革办公室副主任潘本涛说:“在最初的六项农村改革试点任务中,海城市一次性通过了农村改革试点地区和国土资源部的考核验收,通过了四项土地制度改革的立法修正案,并写入了《土地管理法》修正案。海城在原有6个国家级改革试点的基础上,成功赢得11个国家级改革试点,统筹安排了未来5年全市农村改革,出台了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体系,全面开启了海城第三轮综合改革。”

海城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

潘本涛说:“下一步,海城市将全力以赴,艰苦奋斗,高质量、高标准、高水平地完成各项改革试点任务,深入推进县域经济市场化改革,率先形成完整体系,充满发展活力,有利于积聚新的动能。”



来源:鞍山新闻

标题:海城市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

地址:http://www.aqj6.com/aszx/1164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