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905字,读完约2分钟

随着网络的普及,毕业后在网站上注册班页,确立网络同学录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过程。 为了便于信息表达,很多人在同学录中留下了详细的联系方式、事务所。 但是10月29日,记者在网上阅览时,连日发现各网站的“同学录”批评了同样的复印件。 有点骗子利用《同学录》的相关新闻实施诈骗是无法防止的。 事实上,记者也差点被这样的诈骗骗了。

【要闻】小心!网上同学录隐藏诈骗危机

今年8月15日,记者接到在南方某电视台工作的“女学生”的电话,前往大连采访,说想借此机会在沈阳和大学同学聚会,结果盖州发生了交通事故。 现金不够,请她从沈先生那里给账号汇1万2千元的现金。 经过记者和同学验证,这个诈骗被揭穿了:这个“女同学”是假的,只是想骗钱。 那么,骗子为什么对记者的情况这么了解呢? 祸端是网上《同学录》的“通讯录”。

【要闻】小心!网上同学录隐藏诈骗危机

没有独特的东西。 月9日清晨,李先生也接到了电话。 对方自称是在上海工作的大学女生,星期六开车去李某所在地旅行,通知当地的其他同学,大家聚在一起,请她预订客房。 过了一会儿,“上海女学生”又给小李打电话,说中途刚发生交通事故,不小心撞伤了路人,给小李两万元的住院押金,说想借小李1.2万元,把她的银行号码告诉小李。

【要闻】小心!网上同学录隐藏诈骗危机

当时小李想为同学犯困,用“女学生”提供的银行号码把1.2万元打在她的卡上。 下午打电话询问事故解决情况时,这个“女学生”被切断了电源。 后来打了几次,一直关机了。 那时李先生开始怀疑,打电话到上海联系真正的“上海同学”,发现自己上当了。

【要闻】小心!网上同学录隐藏诈骗危机

骗子改造手段“杀熟”

关于这种欺诈经常发生成功的现象,记者向警察咨询。 民警采取这种手段骗钱是典型的“杀熟”现象,骗子利用同学之间重视友谊的优势。 骗子从网上的“同学录”中调查相关情况,从聊天记录中发现与其他同学联系少的“同学”(很多情况下是女生),冒充“女生”给其他同学打电话。 接到电话后,骗子陷入了骗子精心策划的诈骗。

【要闻】小心!网上同学录隐藏诈骗危机

民警警告说,泄露网上个人新闻是严重的个人隐私侵犯行为。 网络隐私作为隐私是互联网空之间的扩展,面临着更多的危险。 为了不上当,我想优先使用“防”字。 人们在网络聊天的日子里,尽量不要透露更多的地址、电话号码、财务状况等个人消息,以免被恶意人使用。 本报记者伏桂明

来源:鞍山新闻

标题:【要闻】小心!网上同学录隐藏诈骗危机

地址:http://www.aqj6.com/aszx/23606.html